智而无私者圣

读陈曦译注的《孙子兵法》,原文开宗

明义:“兵者,国之大事,死生之地,存亡之

道,不可不察也。”其中五件大事之中,对于

将帅素质的要求是:“将者,智、信、仁、勇、

严也。”这顺序排的很令人玩味!

书中的注释提到,杜牧说:“先王之道,

以仁为首;兵家者流,用智为先。”这意思也

正如孟子所说的:“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;不

仁而在高位,是播其恶于众也。”

以上这种关于仁与智的排列顺序以及说

法,我所知道的大都以孝的形式予以展现。最

经典的就是舜帝的故事,他在年轻时,对于父

亲、后妈以及弟弟,不论他们如何虐待和处心

积虑地残害他,他始终对长辈孝,对弟友。故

事弘扬的都是他的仁心孝道。而真正让他得以

自保,能从着火的房顶上、从被填埋的深井里,

顺利脱身的聪明才智,则并未予以重视和强调。

还有一个故事,就是《左传》的《郑伯

克段于鄢》。郑庄公剿灭了企图篡位的弟弟段

之后,软禁了帮助段的母亲,并誓言“不及黄

泉,无相见也!”后来又后悔了,最后是颍考

叔,借口把庄公赏给他的肉留给母亲吃,引出

了郑庄公思念母亲的话,然后智慧地让庄公在

不违背誓言的情况下,与母亲团聚。文中对颍

考叔的评价是:“颍考叔,纯孝也,爱其母,

施及庄公。”并引用诗经“孝子不匮,永锡尔

类。(意思大概是:孝子们的孝心永恒,永远

感化着众生)”予以褒奖!所有的颂扬之中,

只字未提颍考叔“阙地及泉,隧而相见”的聪

明才智。

书中的注释还提到,孔子说:“知者不

惑,仁者不忧,勇者不惧。”就是说,孔子和

孙子一样,都把智放在了第一位。并非如杜牧

所说,非得“以仁为首”。其实,智者未必仁,

仁者更鲜有智。要当政或执掌兵权,究竟是智

而不仁好呢?还是仁而无智好呢?事实是以上

两种都不好!智而不仁者只会谋一己之私,仁

而无智者必被小人所逞而祸国殃民。我的观点

是,当政、掌权者智慧是不可或缺的!仁不仁

的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,一定不能有私心!正

如老子所说,天地尚且不仁,圣人自然也不需

要仁,而是要无私。正所谓“非以其无私耶?

故能成其私。”。

2024.5.10

谢谢阅读!

你赞同我的观点,可以扫下面支付宝码;

你觉得我的文字对你有所帮助,可以扫微信吗:

你都已经阅读完了,不扫也无碍。